2005年2月2日,星期三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二版:实话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当心“礼品鱼”
牧野风

  “礼品券”走了,“礼品鱼”却来了。日前,一种经人工培育的鲟龙鱼作为“礼品鱼”,开始在长春市各大超市热销。此种“礼品鱼”因其离水尚能比其它鱼多存活12小时至48小时,而且承载着“年年有余”的祝福,使得该“礼品鱼”身价不菲,每条鱼的价格大都在288元以上(《北京晨报》2月1日)。
  笔者之所以担心该“礼品鱼”会不经意间游进权贵之家,并非主观臆断而无故妄言,因为这样的“礼品鱼”,至少同时具备了作为时下贵重礼品应有的多数特征。首先是其具备新潮、时尚的韵味,使其很容易成为礼品采购者和爱尝鲜的豪门望族们共同猎取的目标;其次是其价值不菲,颇能够彰显送礼者的“敬意”和“孝心”;再者是各大超市有售,而且货源滚滚,容易索取发票并变通为“办公用品”之类下账报销……除了这些时尚礼品共有的特征,该“礼品鱼”在“礼品券”被清除出市场的背景下推出并隆重上市,赶在此茬口,各单位正在为如何给领导或关系户送礼而抓耳挠腮之际,竟然突然冒出“礼品鱼”这样一个惹人喜爱的尤物来,岂非正中送礼者和受礼者的下怀乎?
  此外,与以往面目千篇一律的“礼品券”相比,“礼品鱼”不仅诞生在年关时节,而且具备了“年年有余”这样的特殊文化内涵,的确品位非凡,加上其不俗的价格,根本令工薪阶层消费不起,注定是一种“吃者不买、买者不吃”的俏销货,肯定能令受礼者笑逐言开,且保证其伸手不打“送鱼人”。而送礼者因为这样的“礼品鱼”到处有售,又为其送礼营造了不少的便利条件,也自然会使“礼品鱼”成为孝敬权贵一族的上品或首选。
  无生命气息的“礼品券”走了,鲜活而有生命气息的“礼品鱼”却来了。故而新潮时尚而又尊贵无比的“礼品鱼”,会不会取代刚刚离场的“礼品券”而成为新的年关时分的“送礼必备”,直至游进权贵之家,并成为其餐桌上的美味佳肴,纪检监察机构恐怕还真不得不察了。